摘要: 原標題: 教育部:教培機構不得代替義務教育 私塾、國學班、讀經班、在家上學......或許你還記得那些備受熱議的體制外教育實踐,雖然身處法律灰色地
原標題: 教育部:教培機構不得代替義務教育
私塾、國學班、讀經班、在家上學......或許你還記得那些備受熱議的體制外教育實踐,雖然身處法律灰色地帶,但受教育需求日益多元化等因素影響,此類體制外教育形式一向不乏擁護者。
不過如今,灰色地帶正在變得危險。兩個月內,教育部兩次印發(fā)通知,明確表態(tài),以私塾、在家上學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違背義務教育法,法定監(jiān)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jié)嚴重或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面對動蕩,是主動調整,還是被動整改,很多機構急需做出選擇。
政策:教培機構不得代替義務教育
上個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爭議已久的“校外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現(xiàn)象被明令禁止。
此政策引發(fā)的輿論關注尚未平息,4月2日,教育部再次印發(fā)《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guī)定的通知》。《通知》主要強調兩方面:一是校外培訓機構,二是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
對于校外培訓機構,《通知》明確以下三點:
不得發(fā)布虛假招生簡章或廣告,誘導家長將適齡兒童、少年送入培訓機構,替代接受義務教育。
必須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市場監(jiān)管部門登記的業(yè)務范圍從事培訓業(yè)務,不得違法招收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開展全日制培訓,替代實施義務教育。
不得以“國學”為名,傳授“三從四德”、占卜、風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除上述規(guī)定外,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發(fā)展的意見》也強調,校外培訓機構不得超范圍教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方面,《通知》強調,適齡兒童、少年除送入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或經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可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相關社會組織外,不得以其他方式組織學習,替代接受義務教育。
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因身體原因無法到校接受義務教育的,也不得擅自決定是否接受義務教育及具體方式,而應當向當?shù)亟逃姓块T提出申請。
處罰力度上,《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指出,法定監(jiān)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jié)嚴重或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未來:體制外教育走向何處
近年來,和“瘋狂的黃莊”一樣被公眾經常討論的教育話題之一,就是以私塾、國學班、在家上學等為代表的各類民間教育實踐。
《南方周末》調查顯示,2004到2014十年間,約有3000家私塾、學堂涌現(xiàn)全國,鼎盛時近千名孩子放棄了體制內的學校教育。
《2017中國“在家上學”調查報告》也指出,從2013 年至 2017 年,“在家上學”群體規(guī)模以年均 30% 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截至2017年2月,密切關注并有意嘗試讓孩子“在家上學”的群體規(guī)模約為5萬人,真正實踐“在家上學”的學生數(shù)約為6000人。
對于這些在法律上處于灰色地帶的體制外教育,有人認為對探索教育、激發(fā)活力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認為,此類機構從內容到方法都缺乏統(tǒng)一標準規(guī)范,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只能作為補充,不能替代正規(guī)學校教育。
雖然爭議一直存在,但在一位業(yè)內人士看來,政策此前對此類機構還是“相對默認,沒有嚴厲打擊的”。
此次教育部接連發(fā)布通知明令禁止后,情況是否會改變?
今日上午,芥末堆就此問題詢問一所體制外創(chuàng)新學校負責人,負責人表示,此前學校工商注冊信息為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也是教育咨詢,學生在此就讀沒有學籍,“也可以說是非法的”。
“但今年2月寒假回來之后,我們主動做了調整,把自己包括教師管理團隊、教學體系在內的整個系統(tǒng),并到一所國際學校里,我們負責這所國際學校的學前和小學部。”負責人說,“所以我們現(xiàn)在屬于有學籍的、教育部認可的正規(guī)民辦私立學校。”
主動調整之外,還有被動整改。此前南方都市報曾報道,深圳一家不具備義務教育資質的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違規(guī)開辦中小學全日制課程。事件曝光后,深圳市教育局約談學校負責人,向其重申國家關于依法保障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其認真嚴肅整改,嚴格按經營范圍辦學。
或許未來,還將有更多學校做出改變。
原標題:2023年英國學生簽證數(shù)量下滑,印度再超中國成最大生源國 根據(jù)英國內
政策2024-03-04 21: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