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藏在實驗課里的雙減 雙減后,校內提質增效成為又一發(fā)展重點。部分地區(qū)明確要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實驗教學等工作助力雙減。大部分學校實驗課程
原標題:藏在實驗課里的“雙減”
“雙減”后,校內提質增效成為又一發(fā)展重點。部分地區(qū)明確要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實驗教學等工作助力“雙減”。大部分學校實驗課程依附于日常課程,如小學科學課、物理、化學等等。沒有“一席之地”的實驗課從無到有、再到開足開齊,歷經了怎樣的變化?未來我國中小學實驗室將會如何發(fā)展?
雞蛋是應該用來做實驗還是吃掉?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教育研究者就曾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以優(yōu)化中國課堂,其中就包括探究式、發(fā)現(xiàn)法進行教學。但此類方法更適宜供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學者進行鉆研探究,而不適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此后幾十年間,我國眾多學者不斷引入眾多國外教育理念,進行研究探討,以求尋找最適合中國國情與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
1985 年,《 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發(fā)布,要求全國各地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搞好實驗教學。實驗,在當時而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此都很陌生。首先,絕大多數(shù)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接受的就是傳統(tǒng)教育,他們也將這種教育形式延續(xù)下去,教授學生。“新形式”的加入,對已經在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方面有所固化的教師和學生來說,難以快速適應。且沒有充足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實驗場所。實驗課程,緩慢發(fā)展。
2001 年,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開展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推廣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根據(jù)新課程重視實踐與實驗教學的要求,加強實驗室等教育教學設施的建設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進學生活動場所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兩年后,教育部發(fā)布《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首次明確了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物理實驗能力的要求,給教師和學生指明了方向: 探究到底是為了什么,探究該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達成探究要求。此后,科學探究得到了全國性的推廣實施,但部分教師仍沒有將科學探究真正落實到教學中。究其原因,除了課時緊張和教師能力不足外,還有就是來自紙筆考試的壓力。大到高考,小到隨堂測驗,都是紙筆測試,學生成績成為束縛實驗課實施的枷鎖。
2009 年,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實驗室規(guī)程》,要求把中小學校實驗室建設工作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確保中小學實驗室建設經費的逐年增長和使用效益。鄉(xiāng)村中小學實驗相關教育得到進一步改善。
實驗考試,用應試打敗“應試”
憑借 20 多年間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實驗課已經走進了大大小小的學校當中。在新課改背景下,實驗課也越來越受重視。通過實驗教授學生知識,無疑是目前體驗、參與感、記憶性極強的教學方式之一。但實驗教學裝備、教室配置在不同地區(qū)之間仍然存在差距,各地實驗教學的保障經費也各有不同。實驗室設備還需要定期更新升級,以確保實驗的安全性與結果的準確性,這也又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且實驗課大多依附于理化生的科目,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部分院校都缺少專人負責有關于實驗室內的大小事宜。努力成為高使用頻率的實驗教室,卻變?yōu)榱?ldquo;燈下黑”的無人管領域。
另外,在高年級應試教育壓力之下,大面積實施實驗教學好似在“浪費時間”。除必需的實驗項目,教師很少會主動增加。應試教育漩渦下,2019 年,《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發(fā)布,表示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標準規(guī)定實驗,切實扭轉忽視實驗教學的傾向。明確在 2023 年前要將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考試成績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jù);在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有條件的地區(qū)可將理化生實驗操作納入省級統(tǒng)一考試。從考試端助推實驗課快速發(fā)展。隨后,在 2021 年間,全國已有近 20 個省份或其地市出臺了中考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實施細則:
雖然實驗操作在中考中的總體分數(shù)占比不高,但已經表現(xiàn)出實驗在未來教育教學工作中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實在早年間的部分地區(qū)初中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已經加入了實驗部分。但受限于考場設備等,實驗考試的最終呈現(xiàn)形式僅存在于報告中。實驗操作能力與規(guī)范,沒有在考核之列。換句話說,就算不實驗,學生也能夠“模擬”答出這樣一份答案已知的答卷。
若將實驗操作規(guī)范與否納入考試成績,則閱、判“卷”難度加大,需要求監(jiān)考老師、考試場地、數(shù)據(jù)傳輸(文字、圖片、視頻數(shù)據(jù))能力進行進一步要求。2021 年 5 月,中國教育裝備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中國教育裝備行業(yè)團體標準《實驗操作考評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明確將 AI 評分納入實驗操作考評技術體系,將 AI 評分的應用歷程按探索期、試用期和實踐期三階段穩(wěn)步推進。但不同地區(qū)之間的評分標準差異、實驗可選擇的種類、應用儀器類型型號繁多,均對 AI 閱卷產生難度。目前,全國還沒有完全采用 AI 進行正式考試的案例,走在創(chuàng)新應用前沿的上海、深圳等地仍采用教師評分作為主要考評手段,AI 評分僅作為輔助手段在小范圍內開展試點。
那些 3 歲就開始的實驗課
在校園之外,“雙減”之前,有能力的 K12 線上培訓機構,將實驗課程搬到線上,通過全真模擬實驗等方式,加深學生實驗操作印象;還有一類機構則是將用戶群體鎖定在 3-12 歲,進行趣味科學實驗課程,培養(yǎng)相關學習興趣,如鯊魚公園、小牛頓科學、Dr.s 賽先生等等。
“雙減”后,猿輔導推出 STEAM 科學教育品牌南瓜科學;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培優(yōu)轉型素質教育,提供科學實驗等課程。作為非學科培訓,STEAM 科學培訓在教育行業(yè)整體壓減的情況下,不斷增加入局者。
火熱與亂象并生。2020 年夏天,浙江紹興一無證培訓班,聘請大學生當老師,做科學實驗意外爆炸,6 個學生住進 ICU。少兒科學實驗中的潛在危險一時間難以完全清除。前不久,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教育廳聯(lián)合出臺《浙江省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準入指引(試行)》,首次對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做出嚴格規(guī)范。科學實驗應安排在專用教室進行,其場地、設備、安全等要求需與中小學校實驗室要求一致。
實驗課程的安全隱患不僅存在于校外,校內實驗同樣存在風險。伴隨著教育智能化發(fā)展,部分學校將 VR/AR、3D/4D 打印、虛擬仿真等與實驗教學相融合,如進行全真模擬解剖青蛙、在 AR 技術下重現(xiàn)自然現(xiàn)象等等。利用科技手段,規(guī)避實操實驗帶來的安全隱患。目前絕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能力自研相關技術,只能借助教育裝備服務商。但其設備對于許多學校來說售價昂貴,多數(shù)學校設立的創(chuàng)新性實驗室,只能針對單一或單一類型實驗進行設備創(chuàng)新。
對于教育裝備服務商而言,智能化實驗教學沒有確定且規(guī)范的發(fā)展方向,無論是國家、學校還是服務商自身,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嘗試探索。同時,也由于相關技術的不成熟,導致學生或教師的使用體驗、教學效率不如傳統(tǒng)實驗方式,適得其反。技術難點、課堂應用效果、軟件設計等等都需要教育裝備服務商在未來逐一攻破。
原標題:2023年英國學生簽證數(shù)量下滑,印度再超中國成最大生源國 根據(jù)英國內
政策2024-03-04 21: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