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孩子會辜負父母的努力嗎 一起來看看 望子了,就能成龍嗎? 最近幾天,各省市的高考成績相繼公布。相隔一個月,繼人生中最難忘的兩天高考經(jīng)
原標題:孩子會辜負父母的努力嗎 一起來看看
望子了,就能成龍嗎?
最近幾天,各省市的高考成績相繼公布。相隔一個月,繼人生中最難忘的兩天高考經(jīng)歷后,查分的那一刻,也成為了又一個讓年輕的學生們此生難忘的瞬間。
回想當時的自己,看到成績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只和自己預估的分數(shù)相差1分,這種在預想當中的分數(shù)讓我既沒有特別興奮,也沒有特別失落,但查分時的應激情緒還是讓我一個晚上沒有睡著覺。相信在各位中間,當年應該也有很多激動到整宿沒有睡著的朋友們。
查分之所以這樣讓人上頭,說回來還是因為高考的分數(shù)。從開始義務教育到走上高考考場,讀了十幾年的書,最簡單的愿望也不過就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然后憑著成績上一個理想中的大學。
已經(jīng)為人父母的讀者朋友們想必對于讀書的重要性應該更是深有體會,“再窮不能窮教育”,只要是對孩子學習上有幫助的項目,必然會不計代價地為子女安排。從前的教育策略還只局限于學生的課外補習和輔導,到現(xiàn)在家長的觀念大幅發(fā)展,孩子的學齡前時期也被規(guī)劃,按照這個架勢,加上課外輔導要被嚴管,可能未來連胎教的形式都會有大變革。
家長在孩子身上花的錢是越來越多?!?019國內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主要集中在12000-24000元和24000-36000元兩個范圍內,占比加起來超過了40%。
要知道,去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43834元,好家伙,光教育孩子一年就花出去20000元。
38.8%的受訪家庭用于子女校外教育和培養(yǎng)的投入占家庭年收入的2-3成;而在補課上,子女每周有2次接受課外補習的家庭占受訪家庭總數(shù)的32.2%,全國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教育參與率也已超過四成。
另一方面,相對于日益增加的家庭教育支出,子女在教育上取得的成就卻并不是像家長期望的那般順利。每年全國高考穩(wěn)定徘徊在四成上下的本科錄取率的事實,也從側面暗示著上大學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
這里還沒有進一步對大學的等級做更細致的劃分,但畢竟如果只把“最后上得了985和211學校”當成評判子女成龍成鳳的標準的話,未免過于牽強,同時也并不公平。
對于孩子而言,自己也已經(jīng)是盡人事,聽天命了,如果對自己的分數(shù)有遺憾的話,倒也還可以重整旗鼓來年再戰(zhàn);但對于給孩子花了不少錢的父母,反倒是久久不能釋懷。父母的教育投入越多,對孩子的教育期望也自然水漲船高,何況也沒多少人真的能對沉沒成本瀟灑說再見。
只是最后能夠考好的子女還是少數(shù)。難道說,家長越是對子女抱有期望,最后就越有可能收獲失望嗎?父母望子成龍的愿望,到底能不能讓子女真的“成龍”呢?
學習,家長恨不得自己上
對于父母該不該對子女抱有期望,我們的答案是:應當抱有期望。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期望并不是單方面的期望。
在之前我們?yōu)榇蠹医榻B生育意愿的文章中,曾簡單地提及過中產(chǎn)家長們在雞娃的道路上用過的渾身解數(shù)。從家長們在孩子還沒上學以前就已經(jīng)設計好的各種素質教育和興趣培養(yǎng)課上就能看出,一方面父母對于自家孩子可能會輸在起跑線上這件事的焦慮和恐慌;另一方面,在努力推動自家的寶走向人生巔峰這方面上,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致的。
但有時候,問題就出現(xiàn)在于家長的這種堅定又不會有半絲后退的期望上,父母的期望和子女的態(tài)度背道而馳,也和中國家長們持有的子女教養(yǎng)觀念離不開關系,協(xié)作式育兒,就十分切合地概括了多數(shù)家長的子女培養(yǎng)觀念。
協(xié)作式育兒的父母通常持有的價值觀念是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結果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有義務也應該積極協(xié)助子女安排學習計劃,幫助子女尋找合適的教育資源和機會并幫助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子女能夠更好適應校園生活和社會中的激烈競爭。
1e756005bfc1c822f2390da00ecb54f8.jpg
這種家長主導型的教育觀念,在這位媽媽的表達中可見一二:
“……學習方法,這兩天他爸一直在給他說學習方法。這一段時間也在退步嘛,可能是那一段時間忙,沒管他。上次一??荚囃瞬搅艘稽c。我們就問他是啥原因。這個孩子吧,不可能說出個啥東西的。我們給他講是不是原因沒找對。他一直學習習慣挺好的,養(yǎng)成的。我們從小給他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沒有說作業(yè)不寫就玩啊。這個習慣是從小就給他養(yǎng)成的……”
在談到自家孩子如何教育時,這個媽媽更加傾向于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成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通過自己和丈夫對孩子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的形式,以自己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
再比如,在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時,一位家長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決方案:
“他的成績一直在下降,一直在下降。我整天心里可難受了……就是他舅也是老師,我看他物理化學不好,他舅那時候就是教物理化學,我整天想著你哪里不懂了你問。他老是嘴懶不問。你多問才能理解,你不懂裝懂。他的物理化學學得太差勁了,我說讓他舅給他補習補習。”
在這樣的觀念下,家長對于子女教育的認識,表現(xiàn)出來的更多是一種強烈又積極的干預態(tài)度。如果只是像督促學習的程度,可能還不會與子女發(fā)生沖突和矛盾;但假如父母從家長的責任立場出發(fā),按自己的期望為子女規(guī)劃好了一條預設的道路,屆時參不透父母良苦用心的子女不僅無法接受,反而還會和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馳,望子成龍就成了泡影。
操碎心的老父母此時可能又傷心又委屈,我又出錢又出力,怎么到頭來孩子就是油鹽不進呢?
也不能都怪孩子逆反,有時候父母的愛對于子女來說,可能確實過于沉重了。
向體面人努力
望子成龍需要家長和孩子勁往一處使。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跟子女個人對于自己的期望只有一致的情況下,望子成龍的期待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作為父母,身處在家長的立場上,難免會受限于家長的立場和責任觀念而對孩子干涉過多,對于孩子的期望也在自認為正確的情況下無限膨脹。
話又說回來,如果是因為負責任最后導致了對于孩子的期待過高,倒也還情有可原;但這種從原本只是希望孩子有個好未來的樸素愿望,又到底是因為什么最后變了味兒?
想要明白個中道理,本質上還是離不開“體面”兩個字。
來自父母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慣習,潛移默化間被子女學習和內化,父母的階層屬性也在這一過程中被子女接納并被再生產(chǎn)出來。
但也正如父母期待孩子有所成就一樣,已經(jīng)小有成就的中產(chǎn)家庭父母自然也不會甘心一直停留在中層的位置。他們需要什么來證明自己擠進了上層階層,在資產(chǎn)水平尚且不足以支持個人直接實現(xiàn)階層跨越的情況下,模仿就成了最便捷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舉個例子,看到國內富裕家庭的孩子出國留學,很多中產(chǎn)家庭也想讓孩子去海外名校。這些中產(chǎn)家庭的家長們會按照某些書上說的那樣,讓孩子刷夠一些經(jīng)歷,或者模仿富裕家庭的辦法,去讓孩子學習諸如馬術、帆船等在社會評價中被下意識地歸類于高端活動的項目。
651cc636fd67b4c06d8925fe14068005.jpg
馬術、帆船等項目在申請名校的時候還有些用,確實能拉高成功率。對于富人而言,這既是稀松平常的行為,同時也是對子女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然而,富裕家庭子女的錄取,要的可不是拼概率,而是一錘定音。對于富裕家庭子女來說,能一錘定音的可不是這些簡歷上的經(jīng)歷,而是其他因素,比如寫推薦信的叔叔給目標學校捐了棟樓。
哪怕是有錢但不得法的,比如我們之前在《二代留學冤大頭》里提到的,山東步長制藥董事長趙濤花650萬美元助女兒上斯坦福大學,實際上也是走行賄的“偏門”,把他女兒包裝成了一名帆船運動員,甚至給她偽造了證書。要不是行賄被大洋彼岸曝光了,我們還真會以為他女兒是因為擅長帆船而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的。
設想這樣一種情況:假如真的有中產(chǎn)階級家長以為趙小姐是因為擅長帆船而被名校錄取,看在眼里,饞在心里,就會試圖通過模仿這一“成功”案例,花大價錢逼著自家孩子去學帆船,希望自身也多少向上層階層靠近一些,向“成功”案例多學習,說不定自己家孩子也能被斯坦福大學錄取了呢。
他們看不到背后那“一錘定音”,反倒讓孩子迎合自己的期望。被父母安排學習這些高雅活動,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心,還是為了多掙點面子,可能只有學過的人才知道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其實說到這里,有心細的讀者朋友應該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端倪:為什么這望子成龍里全是家長的影子,要變成龍的不是孩子嗎?孩子的意見呢?
對于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一部分是很懂得自我驅動的,父母也會帶他們見識過那背后的“一錘定音”,他們有信心成長為新一代規(guī)則制定者,知道該用什么手段達成自己的目標,這種人往往狼性起來比誰都可怕,是有出息的那類富二代——知道努力,也知道該怎么努力。
還有一些自我驅動力不強的,家長都不放心讓他們子承父業(yè),但畢竟家底太厚實了,這些人一輩子哪怕吃喝玩樂都敗不完,只要不沾毒品,不做投資,往往都還活得不錯。當然,肯定不如父輩那么成功就是了。
富裕家庭的子女,沒有自我驅動力,尚且如此。中產(chǎn)家庭的家長,應當認識到,子女教育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事情。
家長們對孩子有期望是應當?shù)?,只有對于子女教育結果有一定程度的期待,家長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經(jīng)濟資本、社會資本等方面對子女進行投入。然而,往往也是父母們用力過猛,一邊是對子女的期待過高,另一邊又在焦慮和矛盾中高強度地干涉子女的學習進程。子女也在父母意志的介入和自身對于自我期望的不明中反復橫跳,結果自然是雞飛蛋打。
人生本來就是個充滿偶然性的過程,很多家長活了幾十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怎么會到了輔導孩子的時候,就認為自己能安排一切,孩子按自己的安排做就能成功了呢?
也有的家長,是來孩子這里找自信的。在親子監(jiān)督過程中,有些家長并不掌握正確的教育辦法,卻自信滿滿自以為是,強行給孩子輔導功課,甚至在受到挫折后向孩子施加負面情緒,這對孩子的教育有害無利,也不利于家長的身心健康。
所以輔導功課還有氣出病來的。
輔導功課勁這么大,家長干不成還會有所收斂。但是填報志愿沒啥痛苦感覺,還可以隨意給孩子“安排”,就成了很多家長跳出來大顯身手的時候。
于是每到填志愿的時候,各路家長搖身一變成為“懂王”,能從國家大政方針到城市規(guī)劃再到坊間傳聞給孩子講個幾天幾夜,還振振有詞“這分可不能浪費了”,往往這樣的家長最容易把孩子搞到天坑里——偏偏如今高校為了招生還真搞了不少坑。
對于大部分家長來說,要先認識到自己的平凡,再認識到自己孩子的平凡。因為自己和孩子大概率都很平凡,孩子的想法也就未必比自己的要低級。
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孩子自己的想法,從現(xiàn)在起也要更加關心起來。少一些控制欲和虛榮心,多一些包容,把學習這件事還給真正需要學習的孩子。如果這都想不通,建議多看看曹雪芹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原標題:多次毆打同學引發(fā)眾怒,7歲男孩遭46名家長聯(lián)名呼吁轉學 近日,一小
觀察2024-04-11 18:52:29
原標題:曾經(jīng)的鐵飯碗專業(yè),也開始卷了 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早已是國控專業(yè)的重要
觀察2024-04-10 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