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真正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永遠不怕嘗鮮 人工智能領域從業(yè)人員的性別差距巨大,女性比例僅為 22%,這一差距是其他行業(yè)的四倍之多。以目前的變化
原標題:真正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永遠不怕嘗鮮
人工智能領域從業(yè)人員的性別差距巨大,女性比例僅為 22%,這一差距是其他行業(yè)的四倍之多。以目前的變化速度,要花 108 年時間才能完全消除全球性別差距,而實現職場性別平等則需要 202 年。
一個原因在于,自動化大大減少了過去由女性承擔的工作。同時,在越來越多要求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技能知識的工作領域,女性所占比例過低。
但大部分女孩并非天生不擅長做這些,事實證明,經過合理培養(yǎng)及時引導,女孩子長大一樣可以從事科技相關工作。今天的這篇文章,來自 " 工程師爸爸 " 創(chuàng)始人李文華在少年商學院做過的一場線下沙龍分享會的分享,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我自己有一個女兒,關于培養(yǎng)女孩,我身邊很多家長天然地把它和 " 形體塑造 " 劃上等號,好像樂高或動手都是男孩的事情,女孩子嘛,就該畫畫、跳舞或彈鋼琴。
如果你問原因,很多家長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女孩子動手能力多差啊,再說了,她們不感興趣,不會去做那些男孩子才做的事情。
但我想說,所有這些都是偽命題和偽結論,作為一個工程師,我慶幸我的女兒和我一樣熱愛玩各種科技和機械。
而這種從小抓起的科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無論是對她的學習、世界觀等都影響深遠。所以我說教養(yǎng)女孩需要 " 反其道而行之 ",這里的 " 其道 " 指的是世俗的一些偏見。
從磁鐵積木到指南針
我們這一代人,70 后,小的時候玩貼畫、玩泥巴,自己做竹炮,自己做彈弓,用來發(fā)射燃燒的火柴,每次那些火光都能發(fā)射得很遠。
這就是撒開了玩,那個時候,沒有人會告訴你,做這個東西你可以學習到火藥的原理或者威力,沒有人會說這里面運用了空氣動力學,就是玩。
可是有一天,我在學物理的時候就發(fā)現,這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東西嘛?其實小時候那些無意識的體驗,都在為后天的學習提供了巨大支撐。
我女兒今年 9 歲了。從小我就非常重視培養(yǎng)她玩的能力。我認為,我現在所擁有的構造能力、工程能力、邏輯思維等等,都得益于我小時候玩得比較充分。
猶太人就認為,7 歲以前的孩子就應該是玩,如果他沒有玩夠,他長大了就會玩,如果他玩夠了之后,他長大就不玩了,他就開始創(chuàng)作商業(yè)世界了。
有些玩具特別簡單,但它可以帶來很大價值,就像下面這個磁鐵積木,它能讓孩子從小就對 " 磁 " 是什么有很深入的體會。我女兒小的時候也很喜歡玩,雖然在玩的當下,她不會想到這個力從哪里來,和我們生活中的其他力有什么關聯。
但是 2012 年我們去美國旅行坐大輪船的時候,聊到了茫茫大海上要靠指南針來確定建筑物,我們馬上就想到了這個玩具,她腦海里有這個經驗,她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存在一種看不到的力量,能夠左右我們的方向。
這就是玩的神奇之處,你永遠不知道,她玩著、玩著哪天就能派上用場。
在反復折騰中收獲創(chuàng)造力自信
玩是孩子很投入、很專注,全身心思考的一個過程,但是我們經常在生活中會發(fā)現,孩子玩的時候你會打斷他。
比如說他正在折紙或者他正在弄一個積木,然后大人一會兒過來喊他去吃飯,一會兒讓他去做個什么事情,他的思維就被打斷了。其實這也是在學習啊。
動手實踐的資源和親子游戲,對于培養(yǎng)孩子空間幾何感知能力很有用,它里面有很多精細的設計,可以訓練孩子做一些精細的動作,以后做其他的活兒就會比別人思維更活躍,手腳更麻溜。
類似的玩法還有用剪刀,很多家庭擔心孩子用剪刀會危險,其實有兒童剪刀。她外婆從小就訓練她雙手剪紙,這不僅涉及到精細的動作,還涉及到圖案路徑的構思,就像玩迷宮一樣。
折紙、拼圖,也都是很好的游戲,我女兒非常喜歡玩。也可以帶去戶外玩。我女兒小時候經常玩沙子,她外公為了讓她好好玩,還在我們家后院挖了一個大坑,倒了很多沙子進去。
我們也經常去樹林,由著她去捉螢火蟲、毛毛蟲,在大自然里溜達她自己養(yǎng)的倉鼠。
我也不知道她在體驗什么,她就是玩,但這是一種很親切的方式,讓她明白,泥巴也可以很好玩,光著腳到處跑、爬到高處去是怎樣一種體驗。很多人覺得女孩子不該這樣,但我還是一如既往支持。
?。ㄅ郎吓老率浅S械氖拢?/p>
要相信孩子能夠做好他想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成就感就是在創(chuàng)作中產生的。我女兒在 5 歲的時候做了個鳥窩,因為有一天我告訴她說咱們家窗戶旁邊好像有一只小鳥,每天都會路過。她就開始琢磨著做一個鳥窩,讓那只鳥路過可以歇腳。
下面這張圖,就是她做的鳥窩,用棍子連起來兩個瓶蓋,一個盛水一個盛米。材料就是衛(wèi)生紙和膠水:
這種樂趣其實就在于創(chuàng)造,像我們家做航模,都是買回來一堆材料自己做,不是買市面上那些遙控的直升飛機,玩了半天壓根不知道它是怎么飛的。下面是她用鉗子在剪一個小鐵片:
真正的挫折教育
讓孩子永遠不怕嘗鮮
除了成就感,我們也經常感到挫敗,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去控制挫折的范圍和程度,而不是杜絕。
比如做一個航模,越到后面會越復雜,他碰到的問題會越困難,挫折一定是越來越多的,但是一般我都希望她自己去獨立解決問題。一開始他肯定會排斥,會想要放棄,但只要我們在旁邊看著,適當地給予幫助,這種積極性就不會被挫傷。
這是我們去年做的一個航模,除了外殼都是買回來的,中間很多零部件都是我們拼出來的,第一次飛就從天上掉下來了,一下子就摔破了,我們可是花了一個月才把整個拼起來的!才玩了一次不到!
前面這個角和翅膀都斷掉了,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是我和她說我們應該怎么把翅膀再拼回去,該怎么避免下次發(fā)生同樣的情況,把問題給她找出來,引導她去解決,讓她相信自己全面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那目的就達到了。
這種體驗是非常難得的。我孩子今年 9 歲,等她讀大學或者走到工作崗位,她要面對困難和科技環(huán)境都不是我現在可以預測的,但是興趣和素養(yǎng)是現在就可以開始培養(yǎng)的。
我女兒的很多朋友,一些女孩子,折個小青蛙不會,剪刀也用不好,但凡需要動手,她們就會退卻。她們從小就沒有這樣的機會,等到大了以后,她發(fā)現她做得不如別人好自然就會放棄,于是很多動手去折騰、挑戰(zhàn)的機會就不再屬于她。
我女兒現在在玩編程,下面這個游戲是她自己做的,我從頭到尾沒有教過她,但她不亦樂乎,她已經有了興趣,愿意自己去摸索,在面對新鮮的事物一點都不害怕。
回到文章開始,關于女孩的動手或者科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關鍵還是在于家長的價值觀,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那么多時間陪伴孩子去做各種探索,但我們可以給孩子價值觀,給他們去嘗試的鼓勵和機會。
有一部很火的電影,叫《星際穿越》,電影里的小女孩也是個愛動手、愛科技的小 " 創(chuàng)客 ",他的父親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教育女兒,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世界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