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向美而行 全國高校美育工作年會在蓉舉行 吹拉彈唱是美育教育么?開展美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通過機制保障推動美育教育實施? 7月4日-
原標題:向美而行 全國高校美育工作年會在蓉舉行
吹拉彈唱是美育教育么?開展美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通過機制保障推動美育教育實施?
7月4日-5日,全國近百所高校230余名美育工作者齊聚成都,就推動高校美育教育發(fā)展進行深入探討。會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煙臺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高校的11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工科高校美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新工科+新藝術、高校美育工作的組織保障等作大會主題發(fā)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與會專家認為,美育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開展技能的培訓,不僅僅是學習吹拉彈唱,而是要提升學生整體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從小美走向大美”;要構建科技+藝術的跨界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突破邊界,要“科藝交融,啟智潤心”。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藝術 跨界美育浸潤
“美育是激發(fā)工科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是新工科教育的核心問題之一。”
會上,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申小蓉教授作了《基于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的工科高校美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的主旨發(fā)言。她表示,“在工科院校開展美育工作初期,會遇到偏重知識灌輸、技能訓練,忽視心靈教化和人格培養(yǎng),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此,電子科大從頂層設計做起,由校長擔任美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成立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協(xié)同全校17個部門開展美育工作,同時制定了校級美育實施細則、實施方案。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申小蓉
從2010年起,電子科大就把藝術教育納入了本科教育,2019年把美育納入具有成電特色的新工科建設方案。在通識教育中,每個學生必修2個美育學分。打造了以六大藝術類鑒賞課為核心的課程體系,開設了70余門藝術史論、藝術實踐等素質選修課。
學校還在全校推行“美育浸潤計劃”,各學院建設美育工作室、學生合唱團、美育特色品牌等;實施“校園鋼琴計劃”,規(guī)劃建成美育物理空間60余個;同時,還實施“美育深耕計劃”,建設校級美育大師工作室等,幫助學子“突破認知邊界、激發(fā)創(chuàng)造本能”。學校還與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院校共同成立了“藝術·科技”聯(lián)合教學與創(chuàng)作基地,創(chuàng)建“電子信息+音樂”“電子信息+美術”跨界跨校培養(yǎng)本科專業(yè)和人才培養(yǎng)特區(q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以物理+藝術 探究自然之美
“藝術和物理是人類認知真理的平行愿景。”藝術抒發(fā)情感,物理追求理性,兩者看似不搭邊,其實都是人類面對同一個自然,認知真理的手段。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教授主持建設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物理與藝術”,出版著作《物理與藝術 》,在B站擁有上萬粉絲。他的演講《科藝交融 以美育人——科學與藝術的對話》展示了科學與藝術交融的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
“如果與光同行,看到的世界將是什么樣子?”愛因斯坦從16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而在看起來不相關的藝術家畢加索的作品中,也展示出他對相對論的興趣。“兩人從未謀面,對彼此的工作也毫無興趣,但他們對人類生存的空間結構卻有相同的認識和理解。”施大寧說,這是非常奇妙的。
科學家們追求自然現(xiàn)象背后的基本法則——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類未來會怎么樣?這些命題,在藝術家的作品中同樣有驚人的呈現(xiàn)。比如,高更4.5米長的巨幅畫作《我們從哪里來》,屈原《天問》中提出的100多個天文學問題等等。
“科學和藝術是相互交融的。”施大寧用物理學家李政道的觀點來總結:藝術和科學事實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源于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義。
清華大學:向美而行
藝術教育不是培養(yǎng)少數(shù)特長生
“藝術教育不是培養(yǎng)少數(shù)特長生,不是抓幾個學生藝術團,而是著眼于普通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員趙洪表示。清華從建校伊始就重視藝術教育。梅貽琦校長曾經強調,清華大學的藝術教育“并非對在藝術上有特殊天份的人的專門技藝教育”;王大中校長提出,“喜歡藝術的人容易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激情,會更有創(chuàng)新精神”;邱勇校長提出“向美而行”……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員趙洪
理念是先導,機構是保障。趙洪表示,學校成立了專職教學單位:藝術教育中心,統(tǒng)籌藝術類選修課程教學、學生藝術團業(yè)務指導、場館服務、藝術教育、美育研究等等。學校有藝術團10余支,學生近1600人,每年演出40場。這些藝術團除少部分學生是特長生之外,大部分是正常入學以后參加藝術團的普通學生。
“藝術除了給人美的感受、想象和自我發(fā)現(xiàn)的空間,還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滋養(yǎng)。”一位參加了藝術課程的學生如是說。